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楼市一夜入冬!杭州流拍,北京座谈,大家在恐惧什么?

综合自网络  2021-10-15 10:48

[摘要] 杭州是个只有夏天和冬天的极端城市,现在果然一夜入冬了。

来源:楼市央

生死看淡,不服就躺!

杭州是个只有夏天和冬天的极端城市,现在果然一夜入冬了。

在最后的推介拉票无果后,最第二批集中土拍前一天晚上,杭州还是不得不祭出过半数流拍的公告。

流拍其实早在预期内,但流拍如此之多,特别已经谈好合作的杭腾社区和良渚门厅也撤回,背后阵阵发凉。

中止就是最后的体面,但可以预见,今天勉强上场的地块,除了萧山市北、运河新城、彭埠等少数地块,其他也基本凉凉,溢价率会大幅降低。

杭州房企,普遍比2018年还要悲观。

无独有偶,几乎在昨天杭州爆出中止公告的同一时间,中房协将召集部分房企在京座谈:摸排房企所遇到的困难。

这个拐点,让房企总裁们进京哭惨,“救市”慰问的风向标意义明显,颇有2014年去库存号角前召开房企座谈会的韵脚。

显然,调控药效过猛,并不在高层的预期范围内。

问及一些投拓朋友,几乎都在忙着三四线看地,对杭州已经躺平:

“不拿等死,拿了死的更快。”

我还拿到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没有中止的土地中,意向拿地的国央企占比在70%以上。

在“3+1”道红线(40%投销比)、去拿地马甲、严查资金来源、报名资质限制的四大紧箍咒下,只有国家队能勉强进场。

因为“钱”便宜和资金雄厚,国家队基本都是三道红线“绿码”,几乎不用销售回款偿还负债缩表。

这算是一场洗牌吗?

至少对不少民营房企是,目前只能抓紧去批库存,等下一个天亮。

要么疯魔,要么躺活,从过热到过冷,大家在恐惧什么?

今天无疑又是史诗级“唱衰”的一天,但和往常又“衰”的不一样。

因为今年应该是2014年来的史上流拍潮,至少在一二线城市

先来看这组数据,最“独立行情”的扛把子杭州也“流”了,而且数据成绩颇为耀眼:

杭州,挂牌31宗,流拍17宗;

广州,挂牌48宗,流拍25宗;

天津,挂牌61宗,流拍21宗;

沈阳,挂牌46宗,流拍24宗;

合肥,挂牌17宗,流拍9宗;

重庆,挂牌33宗,流拍14宗;

北京,挂牌43宗,流拍26宗;

只有上海和深圳气势如虹,收获颇丰,一定程度消耗了在其他城市的拿地指标。

这也看出决战时期,房企对各个城市的真实态度,沪深YYDS,这就是对城市的选择。

杭州以及不少新一线城市被打出了原形,特别是恰逢二手急速趋冷的杭州,2014年“过山车”的帽子似乎又戴回来了。

但2021年的大环境,可比2014年严酷多了。

2014年的熊,是因为销售端,各市场销售低迷,导致开发商拿地意愿不高,包括和地方的博弈,择机做大规模。

2021年的熊,是因为顶层端,各个端口对房企的各种枷锁和限制,房企对未来的普遍悲观,真的只是想活下去。

和6年前不一样,在土地市场利润微博的时代,房企的每一次选择,更多只是为了不踩坑,保住现金流。

因为,市场周期终会过去,太阳会照常升起,大家只需要等着。

但今年决策者的频繁表态,国家意志力的落地实施,不禁怀疑,房地产还有多少个春天?

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下,对房地产行业本身产生的质疑,就是的恐惧。

越努力,越悲剧。

这就是来自2021年房企的恐惧。

回到杭州市场,每个人都会说,杭州的实力、潜力、客群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但为什么这次就这么凉?之前不也都是愿者上钩吗?是算法逻辑变了吗?

杭州的地不是最安全的吗?不是可以滚规模的吗?你们不敢亏了吗?

问了很多杭州小伙伴,除了这波好地少,总结了躺平的两点心得:

1、钱不能随便花。

2、钱很难收回来。

“地不赚钱可以认,但钱收不回来怎么认?“

之前无论地价和限价如何,算上平均推盘节奏,加上杠杆的高周转下,现金流总是能打平的。

如今每个节点都是不确定性,排证、排签、排贷,钱投出去不是赚不赚钱,而是收不收的回来的问题。

加上筛客和付款方式等各种套路都被按住,很多房企资金压力很大,濒临三道红线。

这就很有意思了,现在仿佛回到了2014年:回款高于一切,现金流不能稳健,再好的地也不敢拿。

杭州有好几个30房企明确表示不会再参与年内土拍,并要求2020项目全面回款

有两个高负债的黑马房企,全面动员出去找“金主”,打折出售“工抵房”,连成本采购都得出去拉资方,“工程换配资”。

更形象的案例是,杭州今年出现了不少合伙退出事件,不少谈好合作开发的地块,合作方临时退出,萧山南某块地,接下来还要打官司。

活下去都难了,保证金和信誉算什么,这是过去前所未有的

可能还有人说,是因为杭州这波部分地价暗中抬高了。

但并不影响测算逻辑的大方向,主要是各个“货值漏洞”不能再随便加预期了。

批的亏本账还没理清,大平层地下室、商墅全面封堵后,竞品现房就不说了,第二批其他地块利润点的偏差很大。

算不过来,也算不清了。

杭腾未来社区和良渚门厅地块复杂,资金占用成本大,原合作方设限太多,自己把自己给限没了。

跟地半年,计划赶不上变化,其他房企更加不会冒险上了。

这是颇为可惜的两块好地,或者说对两个板块决定性意义的地。

一句话,流动性换财务指标才是王道。

寒冬将至,谁还顾得上板块赋能和城市担当?

夜壶会拿出来用吗?

先不说这次北京座谈的结果,你应该已经听到了各个端口“调控不能误伤刚需”的风声。

预计部分城市,接下来会采用“差异化贷款”政策,无房刚需会享受比现在更大的利率差,不受利率上扬影响,并且优先放贷。

算是缓解了房企的部分回款压力,只是二套默默承受了所有。

再看看无房和二套中签率相差4倍的劣势下,二套真的不如狗了。

决策者把信贷卡死、把拿地金额卡死、立起三道红线,地方又不愿意降低起拍价,房企就选择躺平后,大概率是地方债务等不起

地方债务熬得住前两批,也熬不住第三批,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水放松,降低利率+放开落户(等同放开限购),打着“稳地价,稳预期”的名义,也算“因城施策”。

否则房地产的源头一定会出问题,很多城市新区的发展计划也要搁置,加上地方债务紧张,夜壶一定会很快拿出来,而且浇灌的更悄无声息。

最快,“因城施策”的号角,将于今年底全面吹响。

购房成本转嫁到中下游的调控,都是耍流氓。

现在扛把子杭州也倒了,政策的副作用对其他城市只会更大。

一些房企,表面上是高周转带来的经营风险,本质上其实是行业洗牌的必然阵痛

这个阵痛期内,决策者会不会手软?房企该不该躺平?地方能不能忍受?

这些恐惧,都是即将煽动的蝴蝶,只是不希望地产还在,地产商挂了

而杭州楼市这波2014年以来的利空,会重蹈“失去的五年”的覆辙吗?

不可能,因为亚运时代的杭州,城市实力和客群厚度不是7年前能比的。

但在这波衰势的舆情助攻下,10月二手房成交若跌破3000套,杭州必然迎来超过2018年下半年的二手房跌幅,部分甚至跌回2018年。

新房红转粉、粉转路进一步加剧,上车的选择面更大。

这种恐惧时克制的贪婪,应该是真刚需的利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