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地王”频现 撕开多处经济痛点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6-06-08 09:09

[摘要] 日前,地产研究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50个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达7993.5亿元,同比上涨55.8%,二线城市占据榜首,苏州、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地王”频现,成为前5个月高价地出现频繁的区域。

目前,地产研究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内50个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达7993.5亿元,同比上涨55.8%,二线城市占据榜首,苏州、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地王”频现,成为前5个月高价地出现频繁的区域。其中,奥体单元地块以123.18亿元成交,成为杭州历史上首宗百亿“地王”,创造了今年以来范围内的高地价。

无法想象,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推出不过半年多时间,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不仅房价鲜有下跌,且都出现同比大幅上涨。尤其不可理喻的是,一边是房地产去库存压力来不及消除,一边地价却“一路绝尘”而去,令人疑惑万千:难不成是经济运行大环境需要“地王”支撑来减轻下行压力?

层层迷雾,拨得开才是正道。动辄几十过百亿元的土地成功拍卖,究竟何因?原来,继5月央企保利地产“任性”豪夺上海周浦“地王”之后,央企华润集团旗下的万科更是超百亿元拿下杭州“地王”。进入到6月天,隶属财政部的信达地产以58.05亿元夺得上海宝山区顾村一地块,溢价超过303%,刷新今年上海土地市场溢价率纪录。纵观今年土地市场,113宗“地王”中,逾50%以上均是地方国企、央企制造。

表面上看,“地王”的疯狂对经济发展没有大的影响,不过是土地市场公开竞争的正常表现。但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地王”频现恰恰撕开了多处经济管理痛点。

其一,从针对国字号企业的管理来看,政府对企业的资金监管相当乏力,企业从事任何经济活动,无论资金使用多少都是自己说了算,哪怕投资失败也难见严格的责任追究。特别是融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或银行融资,政府非但缺乏系统性严格监管,且还想方设法支持到位,生怕出问题而影响政绩,以至企业融资易如反掌,导致投资欲所欲为。比如,今年国企参与土地拍卖,加价举牌眼都不眨,早就把过去几年“地王”绝大多数亏损的教训抛之脑后。

其二,从“地王”涌现的现实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极易诱发国企的跟风炒作,会从源头动摇国企发展主业的思想,变相助推国企把更多资源倾注于房地产业,对自身主业逐步失去兴趣,势必削弱其内在的研发创新实力,使国企难以迈上“中国智造”的正确道路,可能会导致国家深化国企改革流于形式,对于今后的经济调结构稳增长势必造成“中梗阻”。

其三,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各地“地王”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巨大的既得利益面前,“黑眼睛白银子”的惯性思维,会越来越蒙蔽管理者的眼睛,促使其不自觉地把“土地制造”、“土地快造”作为发展经济与培植财源的动力,不但会促使其变着法子绕开土地红线政策的制约,且可能让领导班子整体形成发展土地经济的统一“共识”,面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会更“缩手缩脚”,不可避免地延缓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致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变得愈加漫长。

此外,一旦“地王”在各地坐成“大侯”,不仅会造成整个土地市场监管失控,且会吸引更多经济资源不断进军房地产业,更让实体经济“失血”加重,甚至不排除出现“休克致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愈来愈重,公众在持续高房价的压迫下,幸福指数势必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后果不言而喻。

故此,面对“地王”涌现,各级管理者不可被眼前利益所惑而麻痹大意,失去正常判断能力,放松对“地王”的监管,任凭“地王”野蛮生长,到头来会坏了整个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

标签:地王经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